高温天气,不仅人们感到十分不舒服,田间的作物也一样,难以存活。这对于农民朋友来说,无疑是非常大的考验,如果不防范,可能会直接影响产量。那持续高温的“幕后推手”是谁?对农作物有哪些影响?
一、持续高温的“幕后推手”是谁?
2022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、强度偏强。在它的控制下,我国南方地区整体受下沉气流控制,导致天空晴朗少云。加上白天日照辐射的影响,近地面加热强烈,热空气滞留在地面,“吹不走、散不出”,因此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。
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,类似今年的高温酷暑,在以后的夏季,出现的频率可能会更多,一定要积极应对全球变暖,节约用电,保护环境。
二、高温对农作物有哪些影响?
1、持续高温天气不利于南方农作物、经济林果等生长发育。高温会加速作物生长发育,生育期缩短,作物提前成熟、衰老,影响产量。
2、高温天气会加快作物体内水分的蒸发,水分大量用于蒸腾散热,破坏作物体内的水分平衡,使作物出现萎蔫干枯,不及时浇水缓解就会出现干枯死亡现象。
3、高温会产生日灼,直接伤害作物的果实和叶片,失去商品性。
4、长期高温、干旱作物容易出现病毒病等病害,直接影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,失去价值。
三、如何应对高温天气减少对农作物伤害?
1、合理灌溉:在早晨或者傍晚进行灌溉,正午灌溉对作物有危害,,会被水汽灼伤。
2、合理施肥:主要施磷肥和钾肥,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热性、抗病害能力,还可以在早晚进行叶面喷肥。
3、调整农作物种植时间:提早或者延迟播种农作物,避免在高温时生长、开花授粉。